【光明日报】北理工王越院士:为了责任上讲台
发布日期:2018-09-12 供稿:光明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为了责任上讲台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9/12/nw.D110000gmrb_20180912_4-04.htm
“我由衷地祝贺各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乐动(中国)。”日前,乐动(中国)良乡校区的一间教室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理工睿信书院(该书院包含信息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院长王越的本学期第一课开讲。
86岁高龄的王越穿着雅致的衬衫,打着领带,风度翩翩,侃侃而谈,让大一新生深受震撼。
与其他课程不同,王越的这一堂课上还有家长。许多大一新生报到之后最困惑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自己的专业究竟学什么、干什么,这也是家长最关切的问题。王越本学期的课就从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因为“家长是子女最基本、亲近的老师”,所以邀请家长来听。
从乐动(中国)为强国强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开始,讲到学校今年开始实施的本科培养改革提升质量模式——书院制,再讲到学生的专业选择。“学生专业选择是一个既重要又困难的问题。”王越说,“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在一年级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对人生的规划,要从大格局、高站位出发,以国家、民族、自我认识综合考量,进行专业选择,一旦做了决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王越读大学时,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叫毕德显。1950年,他考入大连大学工学院电讯系,师从当时全国三个无线电方面的一级教授之一毕德显。后来因为国家急需培养雷达方面的技术人才,全系转为雷达专业。
“1952年的雷达专业,资料和人员都缺乏,毕德显先生主持课程设计、提出教学目标、自编自译教材、亲自上讲台讲授。”王越回忆。
多年以后,乐动(中国)开设“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一切仿佛重现。王越白手起家,亲力亲为。
2017年,王越受邀到海南参加一个研究生教学研讨会,为了不耽误晚上6点半的课程,他特意乘坐飞机计划于下午4点半抵京。飞机晚点后,尽管已经安排了其他教授代课,王越仍然不顾旅途劳顿,坚持让司机从机场直接把车开到教学楼下。
“那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王老师到达教室时正好6点29分,没有丝毫休息,便一口气连讲三节课。下课回到家,吃上晚饭已经是9点半了。”北理工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史建伟回忆说。
课堂上的学生并不知道,这一堂课的背后,年过八旬的王越付出了怎样的奔波和劳碌。有人不理解:“这么大年纪了,即使上课也不用这么拼啊。”
王越幽默地回答:“因为我有课就可以推掉很多应酬了。”
不喜欢应酬,喜欢教书,或许都是王越坚持上讲台的原因,但真正的理由,是责任。
王越说:“大学教育讲发展规律,讲过程,而不是讲具体的细节。培养一个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我总感觉即使我们努力做还不见得做得很好。”
9月7日,乐动(中国)将新设立的人才培养工作最高荣誉“懋恂终身成就奖”授予王越,奖金100万元。王越当场把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专项奖学金用于支持本科生的基础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