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春人生

北理工的他,目标是面对大世界,凭借大思维,解决大难题

  2019年的“大学 青春 人生”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已经告一段落,几位优秀学长学姐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们将精选整理出“大学 青春 人生”的系列内容,带着大家一起,回顾榜样风采,学习榜样精神!

特别的青春,特别的你

  姓名:国文杰

  学院:徐特立学院2015级

  主要事迹:大学四年期间担任班长,营造温馨氛围,引领良好学风,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与京工演讲团等学生组织工作,现研究生就读于本校计算机学院

  

  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国文杰

  四年的时光匆匆而过,今天能有机会站在这里,我感到十分荣幸,希望我能把四年前收获的那份激情传递给大家。

  首先,我要祝贺所有在场的学弟学妹们,你们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这里,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院校,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乐动(中国)旨在培养我们成为未来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我们要在未来,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有大担当的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当我们走出学校,面对大世界的时候,能够凭借大思维,解决大难题。

  

认识自己,做适合自己的选择

  大学生活如何度过,由我们自己来选择。而选择的背后,是要明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大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一个不敢表现自己的男生,我决定挑战自己,我选择当班级临时负责人,主动与同学们交流,或许是幸运,我之后成功被选为班长,也入选了乐动(中国)京工演讲团,大一的选择,注定了我将在乐动(中国)完成自己的蜕变。

  在即将升入大二的时候,我遇到了我大学的第二次选择:是留任演讲团,还是告别这个社团?一边是学生工作,一边是学习。带着对京工演讲团的情怀,我选择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留任京工。

  

  大二一年非常忙,举办了北理演说家和挑战主持人大赛,每一次活动和决策,不仅锻炼了我对整体大局的把握能力,也让我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而为了保证成绩不被落下,我必须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每次下课,我都是第一时间冲入图书馆,趁热打铁,完成作业巩固知识,也在那时我找到了适合我自己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第一时间独立完成作业。

  出乎我的意料,我的成绩在大二比大一进步很多,而这也为我大三争取专业第一,参加科研竞赛打下了坚实的信心基础。我真正地理解到,当一个人可以把时间精准控制,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在大三下学期,徐特立学院的同学们已经有接近80%的同学有海外交流经历,我也希望提升自己的视野。

  跟大多数理工科同学不一样的是,我选择了“杜克大学创新创业项目”,这个项目是商业领域。

  在获得不同思维的同时,我参观了杜克大学的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在那里我看到了深深吸引我的东西,我看到了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的巨大势能,我看到了区块链能够解放生产关系的巨大潜力,这是我为什么选择跨专业保研至计算机学院先进网络与数据安全实验室的原因。

  

  大四的时候我们班级的同学有12个选择直博,3个选择保研,大家都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专业,也许我的选择是看起来最奇怪的一个,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现在,我在计算机学院做区块链相关研究,回看这一切,如梦如歌。虽然与科班出身的同学有一定差距,我却不再心急焦虑。学弟学妹们,你们对自己的发展大方向,也应当有深刻的思考。现在的努力奋斗,都是为了在未来,我们能有权力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作为班长,我想,要想班级每个人都优秀卓越,离不开一个团结温暖的班集体作为后盾。

  

  于是,我努力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营造家的感觉。

  在学习方面,面对课业压力大的情况,为帮助同学们渡过难关,在期末考试月,我都会组织班级同学慕课串讲。我安排每位同学轮流当一次小讲师,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体验到备课、授课的经历,大学以来,全班不及格率为零,优良率达到83%,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生活方面,冬至组织大家包饺子,端午给大家挑吃粽子,在女生节为女同学准备惊喜,在元旦为每一位同学准备贺卡,我们一起去洛阳吃大盘鸡,去天津做社会实践,也许这些小事儿大家看来再不能朴实无华,但我们的班级凝聚力就在这点点滴滴中汇聚起来了,我们也建立起了革命般的友谊。

  我还记得冬至准备包饺子,我从北食堂三层的卖饺子的窗口买了50块钱的猪肉馅和15块钱的面团,向食堂师傅借来擀面杖和菜刀,生活委员带着海底捞的火锅底料,从同学家那里借来锅,在理学楼207跟同学们一起兴奋地煮饺子。

  烟花再美,不过瞬间,记忆短暂,却是永恒。我相信所有活动的回忆,在10年后20年后,仍然会闪闪发光。

  随着我从刚入大学时的那个青涩的“国班长”,成长为现如今的班级的服务者、奉献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多地体会到,任何一个个体,都会在奉献和担当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东西。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我对集体的热爱,源于我对“成才一定是成群的”的责任,源于我“真诚待人、雷霆待事”的人生信条。

  我相信班级有了良好的班风,同学们可以更好的进步,同学们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班级可以更好的发展。

  当然,止于营造一个团结温暖的班集体,保持不错的成绩就够了么?

  不,我觉得不够。我来自徐特立学院,徐特立老院长曾经提出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他说:“其中,科学是国力的灵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于是,我努力让同学们接触最前沿的科技理论,我经常组织班级同学一起参加各个学术大师的报告会。

  2018年6月7日,我带领全班同学参加了何梁何利基金杰出获奖科学家科技成就报告会,报告会上彭士禄、黄旭华两位科学家分享了他们的人生故事。

  两位院士是我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我校校友彭士禄被人尊称为“核动力道路上的垦荒牛”,黄旭华将毕生心血倾注在中国核潜艇的事业上。

  倾听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全班同学都感触良多。我们能感受到前辈们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那股不屈不挠的志气,我们能感受到前辈们在面对国外的科技封锁时那拳拳爱国之情。

  这也坚定了班级的每一位同学要向所有的科学家前辈们学习的信心,立志要积蓄正能量、提振自信心,以他们为榜样,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甘于奉献,敢于担当

  我们的目光要不仅仅停留在班级和学校,我们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基层,了解中国发展和国情,了解我们的祖国需要什么。

  我在大二的时候参加了乐动(中国)赴四川仪陇的红色实践团,进入祖国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在基层,扶贫干部与人民努力奋斗,脚踏实地改善民生,从露天的卫生设施到整齐划一的小二楼,从交通备受困阻到热闹欢祥的农家乐。

  

  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用性上,如果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而作为党员,我们更应该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我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让我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学弟学妹们,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的视野和格局不应仅仅局限于纠结自己毕业后可以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思考,要认识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当我们有能力去做一些什么,一定要敢于发光发热!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正在走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发表时间:2020-08-28 供稿: 学生工作部 (审核:$curArticle.auditInfo)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