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发展巡礼

【学院发展篇】用足迹见证美丽中国——写给十年“生态科考”

供稿: 生命学院 党委宣传部    摄影: 生命学院 党委宣传部    编辑: 新闻中心 王征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31日
 

社会实践,作为砥砺心性的重要教育手段,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有不少提倡,也成为了当前促进大学生群体思想成长和素质提升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乐动(中国)各类社会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响亮的品牌,十年来它见证过祖国的大河湿地,西北戈壁、沙漠绿洲和热带雨林,也曾远赴大洋彼岸感受过北美生态,这就是生命学院在全校各部门支持下,凝聚十年心血全力打造的“探索自然、走向社会、感受文化、孕育创新”的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生态科考”。
 
  2004年到2014年,生态科考迈过十年历程,在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初,没有华丽的庆典,也没有铺张的炫耀,有的依然是继续行走在生态科考的路上,关注生态,关注学生成长,用足迹见证美丽中国。回首十年,生态科考早已不是一场热闹的“闯荡”,它已经完成了内涵的转变,已经成为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的平台,而我们美丽的中国为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三路并进,一线贯穿”完成多元化向内涵式的“转身”

在2004年活动启动之初,生态科考就鲜明举起了“关注生态”的旗帜。难能可贵的是,十年来,这份对中国生态的关注从未改变,而角度和思考也愈发系统。十年来,考察未曾间断,方式和思路也伴随积累而不断发展。时至第十一个年头,生态科考完成了从多元化模式向内涵式模式的“转身”,这个“转身”也成为对生态科考十年最好的纪念。
 
  在“多元化”科考阶段,考察的开展主要围绕中国多元化的生态系统模式开展,希望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科考利用9年的时间,走过中国的“东南西北”,从内蒙草原的广阔,到热带雨林的润泽,从宁夏沙坡头黄河沙海的交汇,到黄河入海的雄浑,当然还有中华腹地的山灵水秀。这期间也突破性的开启学校海外社会实践的先河,对北美生态的考察,也形成了有益的中外生态对比。
  时至2014年,在生态科考的第十个年头之际,如何继往开来让生态科考更进一步,成为了组织者面前一项改革的命题。最终,从多元化向内涵式发展,成为了生态科考发展的新方向,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校团委等部门的支持下,生命学院2014年生态科考,实施了“三路并进,一线贯穿关注一点”的内涵式科考新策略,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确定了“中国湿地”的考察主线,组建了三支考察队伍,开展对中国中部、西部和南部的湿地考察活动,一场主题鲜明,向“十年”致敬的“内涵式”生态科考拉开了帷幕。



湿地是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生物多样性摇篮,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可以说湿地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是否优良的标志,因此,以此为考察主题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湿地面积广阔,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2014年生态科考分别选取了山东东营、宁夏沙湖和云南腾冲三个分别位于我国东部、西北部、西南部的地区作为考察对象。三个地区各具特色的湿地为考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东营的黄河入海口湿地、宁夏沙湖沙漠湿地、云南腾冲浮毯型湿地很好的形成了“中国湿地考察”的内涵式主线。值得一提的是,地点选取也充分体现十年科考工作连续性,也是对2005年山东东营和2006年宁夏生态科考的回访,可以更好地考察当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
 
“点滴积累,填补空白”——让社会实践成为专业学习的大课堂
  
  在2009年的赴内蒙通辽生态科考中,广袤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名为蒺藜草的常见小草,其貌不扬的小草,却有个在当地人颇为奇特,却有一个在草业学界熟知的颇为奇特的繁衍方式,它每株结出两颗草籽的种子刺苞中包含有一大一小两粒种子,两粒种子总是呈现“接力发育”的特点,只有当先发育的种子/植株衰亡后,第二粒种子个草籽才开始萌发。,成为坊间特色。在实践调研中,这一奇特的生态现象,引发了科考队极大兴趣。由此,几株小牧草,便来到了生命学院实验室,作为科考指导教师的赵东旭副教授带领学生用严谨的科学实验,剖析了这一现象,用科学的数据证明了“接力发育”现象本不存在,而是水分供应不足所致,研究成果形成了两篇科研论文正式发表,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空白。
 
  上面的小故事,仅仅是生态科考十年来注重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展诸多成果中的一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应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成长锻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相比文科学生,理工科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与专业学习脱离的问题,使得实践活动的效能不能最大化。生态科考社会实践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科考中,强调专业指导,注重多专业融合,“带着命题去科考”已成为一种经典模式。
 
  以2014年生态科考为例,科考队面向全校招募不同专业队员,经过实践培训、团队统筹等前期准备,来自生命、化工、材料、物理、机车、人文学院的24名队员组成了从博士到本科的考察队伍。这次围绕湿地的生态考察,队员们做了充分理论准备,策划了各自选题,经过行前交流,在各队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价值高且可行性高的方案,并接受了采样等技能培训。
 
  三支考察队伍以湿地区域的水样和土样为样本,重点开展水土酸碱度和各类元素含量的测定,并利用微生物快速检测试纸对土壤中微生物总数进行了测定,回校后经过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展开测定,结合水质分析和水生植物物种统计,研究不同湿地的生态净化能力。
 
  在实地考察中,队员们工作井然有序,正确、迅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本次生态科考在四十余处采样点共计采集水样159份,土样72份,对于植物标本拍摄并保留了大量图片资料。采样结束,队员们对当天取得的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并将足量的样品进行保存,便于回到学校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托专业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日事日毕,固化成果”——生态科考的“传统法宝”

“每次的例会都是一个总结会,我们会总结一天的行程,采集到的资料,做好标签和实验预处理;每次的例会又是一个计划会,规划好第二天的重点,确保任务顺利完成,不至于手忙脚乱;每一次的例会还是一次改进反思会,我们会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准备的不充分,在第二天的工作中进行改进。”这是一段摘自生命学院董一名同学科考日记中的话。
 
  十年生态科考考察目的地不断转换,指导老师和考察队员也各不相同,但是在变化之中确有一种传统在不断传承,那就是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与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在历次科考中,队员们秉承着“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不论当天任务多么繁重,均始终坚持每日晚间例会制度,在每天行程结束后开展讨论交流,由队员依次对于当天的考察情况、感受进行总结,并在会后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最大限度的保存考察最原始和最完整的资料,以利回校后开展课题的后续整理研究。这样的工作模式,久而久之成了一项优良传统,成为一种科学严谨、认真勤奋精神的载体,贯穿十年,成为具体的科考成果之外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弥足珍贵。
 
  这样的态度不仅贯彻考察全程,回到学校后,实践依然继续队员们着手于样品的处理分析、问卷的录入统计以及录音、照片资料的整理等各项细致的梳理与研究,将生态科考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资料,转化成丰富的实践成果。十年间生态科考队共积累了《圆梦酒泉》、《行知皖南》、《品读宝岛》、《生态科考小攻略》等23本由科考相关记录、总结编辑成册的读本,共计180余万字,其中《大自然的守望者》、《校园植物志》、《亲历科考 感悟生命》已经出版。
 
  十年间,乐动(中国)生态科考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当第十一个年头来到时,在目的地策划上,刻意的“故地重游”,既为对比生态状态,也为致敬。
 

当新一代的科考队员们来到在东营考察黄河入海、在宁夏观察沙湖奇观的时候,队员们的研究对象更为具体明确,课题不再宽泛而更为明确针对,观测取样也愈发专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态科考历经十年洗礼,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稳步前行,初衷从未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以关注自然生态为载体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已经成熟,锻炼能力、拓宽视野、理论联系实际、科研能力训练等等都有机的结合在“行万里路”中,将人才培养落在实处。
 
  希望生态科考会在下一个十年带给北理人更多精彩!
 


上图摄于2004年,乐动(中国)赴宁夏开展生态科考队在黄河之畔沙坡头。
(审核:$curArticle.audit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