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构筑宜学宜居“智慧北理”新生态
发布日期:2019-09-23 供稿:信息化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摄影:信息化办公室、刘聪颖
编辑:王朝阳 审核:魏名山、肖雄 阅读次数:自上世纪90年代起,乐动(中国)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校园网初步建成,信息化的核心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世纪,建设数字校园成为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方向,信息化建设重点转向信息系统建设,教务、人事、财务、资产等一批信息系统陆续建成,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与集成平台日趋完善;2012年以来,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推动管理模式改革的成效日趋明显,“数字迎新”、“微信企业号”等信息化建设成果,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校园生活,用户需求、数据治理和流程再造等成为新的焦点,“智慧化”成为北理工信息化建设的主题词。2015年学校成立信息化办公室,建立完善了统筹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数据隔断、系统林立的局面开始扭转,信息化建设大协同的局面逐步显现。
新的时代对教育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任务,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当前,教育信息化不仅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更是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提升科学治理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此背景下,做好北理工的信息化建设,还要抓住三个关键。
信息化,要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
乐动(中国)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就要切实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服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因此,师生的“获得感”是衡量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评价指标,而提升“获得感”就必须聚焦在满足师生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这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
2018年,学校建成了32间科技含量高、设计人性化的智慧教室,2019年夏季学期良乡校区全部教室安装了电子班牌系统,教学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慧化,让学生乐学、优学;2019年下半年,无纸化试卷评阅系统即将上线,北理工教师将告别批改纸质试卷的传统方式,试卷经过集中扫描按题切分,不仅可以让教师在网上高效批改,节约体力精力,阅卷系统还可自动分析答题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北理工师生“网上综合服务平台”
方便师生办事始终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2018年,学校建设了“网上综合服务平台”(http://i.bit.edu.cn),目前已经上线200余项办事流程,其中80余项校园事务可直接在线办理;2019年下半年,位于研究生楼一层的教师服务大厅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并与微信企业号、网上综合服务平台一并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务服务体系。
信息化,要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
信息化对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推进了大学治理理念和观念上的变革。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部门藩篱、管理瓶颈以及观念障碍,发挥信息化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支撑保障作用,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管理流程再造,着力建设一流的信息化科研和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新生数据流转示意图
近年来,北理工迎新工作堪称是信息化提升工作效能的典型案例,学校自2012年起实施“数字迎新”,从初期仅实现“无纸化”到现在实现 “新生未入校,数据已流转,手机扫一扫,发卡即报到”。通过网上预报到系统实现信息采集反馈、费用缴纳、管理体系构建的前置,有效消除了报到当日人流与信息流的密集叠加,实现了对招生、教务、学生、后勤等多部门工作流程改造的“反驱动”。迎新报到工作的流程再造,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使迎新报到从繁琐的办理入校手续变为一场温馨热烈的“嘉年华”。
学校还于2017年9月启动新版公文网上流转系统,配合微信企业号的提醒推送,公文流转不仅时间大大缩短,还打破了办公事务审批的空间限制。在此基础上,因私出国审批、公共会议室资源预约等多项功能陆续上线,显著简化流程,提升办公效率;2019年,学校启动了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合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排课效率和质量、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为本科生大类培养和书院制改革、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提供有效保障;2019年下半年,“数据”和“流程”仍然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词,学生综合数据平台在整合学生教学管理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支撑人才培养,通过数据挖掘,提高学生工作效率与质量;学校数据资产管理规范化和数据标准制定工作也将大力推进。
信息化,要支撑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
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科技资源交流、汇集与共享,变革科研组织与活动模式、推动科技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向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要抓住国家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契机,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科研管理方式,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和基础保障。
这其中,大型高性能计算平台和科技数据平台首当其冲。当前,各学科在科研工作中都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部分已采购高性能计算设备呈现规模小、管理弱、共享低的特点,每年学校用于租用校外高性能计算资源的费用不在少数。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2019年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规划中,立项建设校级高性能计算中心,并在信息化专项经费中给予配套支持。到2020年,学校高性能计算中心对“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北理工“科技数据平台”
2019年下半年,学校推出统一的“科技数据平台”,通过采集国内外权威检索的授权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形成包括论文、基金、专利等数据在内的教师科研成果数据库,不仅形成北理工科研成果的核心资源库,促进科研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也将有效解决教师在各类申请、评价过程中,重复填报个人学术成果的问题。
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支撑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是信息化工作长期坚守的目标。面向新时代,学校将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不断以信息化推动大学治理与校务服务现代化,加快构筑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体系,为构建宜学宜居的“智慧北理”校园新生态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