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胡海岩: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吸引全世界优秀学生来此求学
发布日期:2016-03-23 供稿:人民政协报 解艳华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原标题: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吸引全世界优秀学生来此求学
——访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乐动(中国)校长胡海岩
原文链接: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6-03-23&verOrder=10&banzi=9&paperType=rmzxb
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委深入研究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那么如何制定不同类型院校的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如何才能尽快达到这个标准?近日,教育在线周刊采访了乐动(中国)校长胡海岩。——编者
我们提出到2020年把北理工建成亚洲一流理工大学,到2040年成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
我心目中的办学国际化,是要采各家之长。同样,我们的外国留学生也要来自世界各国。
——胡海岩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是建设综合性大学
教育在线:2015年全国政协将“高水平特色高校”作为重点调研题目,您认为应如何引导高校办出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胡海岩: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和“方案”)制定过程中,我出席过教育部领导主持召开的一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不同类型大学的八位校长,我们曾讨论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大家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原因之一是大学的类型不同、评价的尺度不同。
当时我谈到,世界一流大学有多种类型,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多科性大学,甚至还有若干特色鲜明的单科性大学。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以下简称“985高校”和“211高校”)中,有五所以国防科技为特色的理工科大学。在“985工程”二期、三期建设验收时,教育部把这五所大学放在一组进行评估,因为这五所大学在办学类型上有共同之处。我认为,此举充分考虑了大学的类型和特色,而这种分类管理和评价方式可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学校,比如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行业性院校等。但是不同类型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达到什么标准,从教育部角度来说不易定论。教育部领导在会后谈到,相同类型的院校可以联合调研,提出该类型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达到的标准。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设想。
教育在线:那么如何制定不同类型院校的世界一流大学标准?
胡海岩:可以由教育部统一部署,由同类大学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根据自身类型和特色,提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实现的若干办学目标和突出标志,由高等教育专家予以评审和认可。这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迭代过程,是政府和大学(大学群)反复互动的过程。
至于一所大学要达到什么样的办学目标,应先由该大学的领导者和教职工来进行研讨和论证,再呈送高等教育专家和大学的举办方来审定,而不是由大学举办方下达一个任务来确定。大学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慢变过程,办什么样的大学,大学的领导者要有深入调研和思考,要组织教职工进行反复研讨,还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评议和咨询,最终确定办学目标。
教育在线:您刚才提到了大学群,我国高等教育界有这样的学术共同体吗?
胡海岩:有的,比如“卓越大学联盟”。这是由9所以理工见长的“985高校”组成的联盟,成员包括乐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这9所大学以卓越人才培养为核心,共同探索人才培养规律与模式,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及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办学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交流,目前已经有成形的联盟机制和实践探索。
教育在线:高教界似乎有一个声音,就是希望加快高校分类管理。您怎么看?
胡海岩:根据我的观察,非综合性大学的声音更加迫切。因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提升办学水平和自身特色,而不应是一味强调学科齐全,或强调一所大学进入ESI的学科数量。例如,目前世界排行榜上位居前200名的大学,并不都是综合性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避免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把世界一流大学理解为综合性大学,要求进入ESI的学科数量多。如果按照这个导向,没有医学院或生命科学的大学,将很难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985高校”和“211高校”更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把培养精英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教育在线:现在大家都谈论“双一流”,这是否意味着要去除过去“985高校”和“211高校”这样的标签?
胡海岩:我认为,建设“双一流”并不会把原来的“985高校”、“211高校”全部废掉。这两类高校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不论是办学条件还是社会影响都比较好,如果简单废除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也会引起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这次的“双一流”建设,要改革的是原来“985高校”、“211高校”身份长期固化的弊端,通过对建设绩效进行评估,形成优胜劣汰。
当然,绩效评估是指挥棒,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例如,对于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来说,要谋求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而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的高校来说,可能倾全校之力建设一个高水平学科。后者重点打造的这个学科,其水平可能会高于前者所建设的任何一个学科。对于这些问题,评价体系都需要有所考虑。
教育在线:现在大家有一种看法,好像单科性、多科性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是精英型人才,您怎么看待?
胡海岩:我认为,精英人才并不都出自综合性大学,各类大学都能培养出精英人才。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办学条件好、育人氛围全面,培育的精英人才在毕业生中所占比例应该更高些,但多科性、单科性大学也可以培育出精英人才。上世纪60年代,北理工曾是单科性大学,但毕业生中涌现出许多精英人才,如著名雷达技术专家王小漠院士,荣获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于生源、师资、办学条件等因素,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所培养的精英人才比例会高一些,但不排除非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也能培养出精英人才。例如,山东农学院毕业生李振声院士成长为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想强调的是,对于连续多年获得国家重点支持的“985高校”,其生源、师资、办学条件都相对比较好,这批大学应该把培养精英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北理工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中有20%出国深造,有40%在国内深造,还有40%直接就业。对于前两类谋求深造的本科生,他们的未来发展决定了其需要有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对于直接就业的本科生,则是对工作的迅速适应性。当然,学校不可能在本科生入学时就区分谁属于毕业后深造的60%,谁属于直接就业的40%。我们的做法是,在本科生一、二年级强化宽厚的学术基础,到本科三年级后开始分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如果学生拟直接就业,可以选择一些对就业有帮助的选修课。如果学生希望继续深造,则可以进入教授的实验室做研究。
教育在线:让本科生去从事科学研究?
胡海岩:对,让他们去和研究生一起进行学术探索,感受一下什么是科学研究,进而掌握“活的知识”。学校尽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未来走向。这并不是说,继续深造的60%本科生是精英,直接就业的40%本科生不是精英。事实上,每一类毕业生都可能成长为精英人才,甚至是领袖人才。比如在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不少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很快成长为领袖式人才。例如,我校2009年毕业的一位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如今不到30岁已是新三板上市公司的总裁。他在校学习期间,组织同学开发游戏软件,毕业后创办的软件公司中7名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都是他当年的同学。
当代青年人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成功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学校要做的是一方面加强引导,让他们对今后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有所思考;另一方面,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比如各类选修课、科技实践、创业培训等等。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增强基层单位的办学活力,要把学术权利交给教授,实现教授治学
教育在线:“方案”提出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请您详细谈谈北理工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的经验。
胡海岩:2008年,北理工实施了学院设置调整,其首要考虑就是增强基层学院的办学活力。当时若干学院体量过大,最突出的例子是信息学院覆盖了8个一级学科,有将近9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当于一所单科性大学。学院庞大,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学科建设成效不佳。改革的初衷就是要把这类学院分解得小一点,有利于增强活力。但当时也有担心,就是此前按学科群组建学院时,是希望促进不同的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果把学院拆分开,就需要有新的体制和机制来保障交叉融合。
经过论证之后,我们决定做两件事:第一是拆分原来比较大的学院,一个理工类学院只覆盖一个或两个一级学科;第二是按照学科群建立学部委员会,简称学部。我校的学部不是行政机构,而是学术组织。学部实行委员会制,由教授们推荐选举学术水平高、办事公正、有责任感的优秀教授担任学部委员。学部主任、副主任则由学部委员选举产生,都没有行政职级。校领导、机关部门领导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进入学部工作,保证学部在学术上的独立性。学部负责制定学术标准、评审博士生导师、评审教授和副教授、审定授予学位、审议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等,充分体现教授治学。
这项改革已有八年了,实践证明其成效显著。学校的信息类学科、理科等整体发展态势很好,自动化学院、信息电子学院、化学学院、物理学院等发展都不错。当然,拆分出的学院在发展上有些参差不齐。但我认为,这比过去一个庞大的学院要好,至少发展较慢的学院不会拖其它学院的后腿。更重要的是,改革中所创建的学部委员会发挥了教授治学作用,已被教师们所广泛认可。
教育在线:相比改革之前,各学院院长权力是大了还是小了?
胡海岩:学院院长的权力变化不大,变化大的是学校一级的许多学术权力移交到学部委员会,移交到优秀教授代表的手里,强化了教授治学。
教育在线:“方案”提出五大改革任务,其中第五条是着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据了解,目前我国科研成果存在转化率低、周期长的严峻现实,尤其是在高校,大量科研成果在实验室“沉睡”。您认为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应如何更好地促使高校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胡海岩:以北理工为例,科研成果转化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企业接受学校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并将其产业化,然后付给学校和教师事先约定的经济回报,这是我比较推崇的。第二种是学校的教授组建学科性公司,比如北理工的雷科公司,由学科性公司负责科技成果产业化并推向市场。这种模式可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但对企业的研发能力促进不大,甚至形成竞争。第三种是企业直接委托学校的教授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将其成果产业化。企业很喜欢这种模式,因为可以廉价获得学校和教师的知识产权。但对学校和教授来说,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补偿知识产权转移,因此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甚至与企业之间产生知识产权纠纷。我认为,从有利于高校成果转化和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来说,应该大力鼓励第一种模式。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先例,这有赖于国家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的支撑
教育在线:您担任高校领导多年,综观这些年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您认为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何变化?
胡海岩: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升非常迅速。以北理工为例,去年9月,我校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举行了两校合作30周年纪念活动,双方都认为两校合作已跨入了相互借鉴、强强合作的新阶段。几乎同时,我校和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在北京签署协议,共同创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大学是世界名校,曾产生过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该校主动选择与我校合作,也表明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迅速提升。
我国大学在世界上地位的提升,既离不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大学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当然,我国高校的国际化,绝对不是国际化为某个国家的大学,比如美国化、英国化、德国化。我心目中的办学国际化,是要采各家之长。同样,我们的外国留学生也要来自世界各国。
我认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外国留学生来到北理工,对学校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过去人们有一种偏见,认为发展中国家样样都落后。近年来,人们的这种看法正在发生改变。例如,我校有一位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赵胜利,他因擅长男高音美声唱法而成为国家大剧院的签约歌手;与此同时,他还是学校的男子百米赛跑冠军。就是这位非洲学生,使许多师生改变了对非洲国家的印象。我想,当北理工师生不仅关注北美和欧洲,同时还关注亚非拉各个国家时,才称得上具有世界眼光。
教育在线:现在对高校的排名很多,您怎么看?
胡海岩:世界大学排行榜基本上是由英语国家的教育研究机构发布的,英语国家的大学在排行榜上总体占优,而非英语国家的大学由于语言劣势,排名相对要差些。但从我自己的观察看,差距并不像排行榜上的得分那么显著。
例如,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德国Stuttgart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又到美国Duke大学从事客座研究。我并没感觉到这两所大学的学术水平有很大差异,但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Duke大学的世界排名位居前20位,而Stuttgart大学则要到世界排名200位之后了。我认为,中国大学不要盲目追求排名高低,而应通过对排名后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
此外,我最反对那些依据办学规模、学术产出数量的高校排名。依据这类排名规则,如果一所优秀大学兼并一所平庸的大学,在其整体办学水平下降的同时,其排名反而得到提升,这绝对是误导社会公众。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阶段,任何对高校的评价都应关注质量,包括人均办学效益。
教育在线:“双一流”建设对每一所大学和每一位大学校长来说,都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未来几年,您对学校的发展有一些什么样的设想?
胡海岩: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谋划“十三五”和未来几十年的学校发展。在北理工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亚洲一流理工大学,到2040年成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过去五年,北理工的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英国QS教育集团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学校从亚洲大学的140名左右进入前80名。于是有人质疑,上述目标是不是有点低了,实现目标的时间是不是有点远了?
让我回答,目标不低,时间不远。什么是我心目中的世界一流大学?简单地讲,它能让全世界的优秀学生梦想来求学。如果是综合性大学,则犹如今天的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如果是理工大学,则又如今天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从这样的标准来看,一批中国大学要实现世界一流,可能要等到“两个一百年”的时候。当然,可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会提前达到这个水准。
在我心目中,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在所有国际可比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几十名,这或许就是“方案”中所说的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我希望,北理工到2040年能跻身世界前几十名。2020年,中国或许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达到这个水平。这不仅因为只剩下不足5年时间,还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事实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先例。
教育在线:您是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综合国力有关?
胡海岩: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基本属性,其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能够建成自己国家的一流大学,但要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几乎不太可能。比如,印度理工学院是由若干顶级理工大学组成的联盟,获得国家的重点投资,其学术水平远远高于印度其它大学。但要让美国、欧洲的青年学生对其趋之若鹜,目前尚无可能。再过十年,恐怕也不行。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世界一流教授,能够吸引世界一流学生。
从目前来,中国大学离这一步还有很远的距离,不仅在自身实力上有差距,而且在社会大环境上有差距。要想拥有世界一流教授,吸引世界一流学生,这不是五年、十年时间就能够做到的,必须再奋斗几十年。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6-03-23期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