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发布日期:2017-10-27 供稿: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 摄影: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
编辑:韩姗杉 审核:李明磊 阅读次数:2017年10月26日,由乐动(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课题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协办的首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赵沁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中国科学院院士、乐动(中国)副校长方岱宁,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乐动(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教育研究院院长何海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以及来自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首尔国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乐动(中国)副校长方岱宁院士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乐动(中国)近年的发展、“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提到,乐动(中国)在中国研究生教育界有着特殊的地位,此次高水平国际会议的召开,能够汇聚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卓越智慧,能够融合国内外著名大学资深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丰富经验。他希望,参会各高校能够收获广泛的合作与友谊,收获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见解、新方案。
在会议开幕式上,举行了《世界研究生教育经典译丛》首部译著发布仪式。这套丛书由乐动(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精心策划,从全球遴选出一批最具影响力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著作,首批汉译了美、英等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著作9部。丛书的出版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在大会报告环节,来自国内外专家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了汇报:
围绕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与评价问题进行深度探讨。黄宝印主任强调高等教育要进行内涵式发展,并从宏观战略层面详细阐述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框架设计和未来布局。邬大光教授以厦门大学为例,探讨了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与问题。斯坦福大学Keikoh Ryu教授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多学科视角,分析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王战军教授回顾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历程,倡导高校与社会要理性分析合理对待大学排名,并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三大标志和五大标准。何海燕教授论述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职能和创新两个维度的十个要素展开分析。
对世界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华盛顿大学Maresi Nerad教授基于对博士研究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调查,探讨了博士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及经验。悉尼科技大学Lori Lockyer教授以悉尼科技大学作为案例研究,阐述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架构及其针对研究生培养所进行的研究。日本东北大学Akiyoshi Yonezawa教授介绍了日本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提出在国际化背景下,变革博士教育观念对日本教育发展的重要性。首尔国立大学Jung C Shin教授通过对比世界各国博士生教育的状况,提出博士生教育的变化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Wang Xueli从对研究生教育体验的探讨中,提出了改进研究生学习体验的框架设计。
探索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新趋势。来自牛津大学的Janette Ryan教授以牛津大学为例,强调了国际化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将国际化合作视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因素。巴斯大学Catherine Montgomery教授从跨国高等教育的视角出发,比较分析了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周文辉社长深入分析了在全球化和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此次会议还增设了互动环节。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参会代表围绕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与评价,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理念、经验与模式,博士生教育全球化与高层次人才流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参会代表踊跃参与互动。
此次会议是全球研究生教育学首次国际会议,对探索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发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